少年如廁30分鐘「脫肛」 醫生:排便不宜超過10分鐘
發布時間: 2018/03/19 17:30
最後更新: 2020/05/18 12:46
現代人機不離手,不少人連上廁所也照玩手機。但上廁所時間愈長,有機會要入院求醫。據國內媒體報道,廣州一名少年上廁所時玩手機,一玩就玩了30分鐘,結果導致「脫肛」,而且長出一個直徑約16cm的血球。家人看到後,立刻送他到廣州中出大學附屬第六醫院。
根據醫生所講,少年患的是一種名為「直腸脫垂伴嵌頓」的病症,即俗稱的「脫肛」。他又指,少年的直腸難以完全復位,直腸壁甚至有發黑的瘀血;但經治療後該顆「血球」已經消失。醫生透露,少年4歲曾發病,當時已出現「直腸腫物」突出的病徵。由於可自行復位,家人沒再跟進。直至這次,上廁所太久,引致「脫肛」問題。
甚麼是「脫肛」?
腸胃肝臟科專科醫生吳昊接受TOPick訪問時表示,「脫肛」即直腸經肛門脫垂而出,大多發生在小童及長者身上。只要直腸任何部分突出肛門外,就已經屬於脫肛。患者通常有便秘問題,加上用力排便,就有機會令直腸脫出。
吳醫生指出,
由於直腸黏膜呈鮮紅色,所以看上去像出血。如果排便時間過長,排便時用力過度,導致腹內壓升高,便有機會將直腸推出。
吳醫生指,長經常便秘的人士,可能會出現此情況。不過,本港出現「脫肛」的人數不多。吳醫生透露,100人裡面也可能沒1人「脫肛」。
假如「脫肛」怎麼辦?
吳醫生表示,大部分人也不需做甚麼,因為直腸不久後就會自行復位,只有少數人嚴重至做手術處理。小童的復原速度較快,相對之下,長者需要做手術較多。
他叮囑,萬一發現「脫肛」,就要小心保護相關部位,以免刺激或弄傷脫垂的直腸。
有方法預防嗎?
吳醫生說,只要多喝水,吸收足夠的食物纖維,保持排便暢通就可以了。因為出現「脫肛」情況的人,多有便秘問題。
那麼,排便時間怎樣為之過長?他勸籲:
無論大便或小便,排便時間也不宜超過10分鐘。
便秘者不宜進食性質偏涼食物?
中醫師陳俊傑早前接受TOPick訪問時曾建議,便秘患者宜食用合桃糊或火麻仁糖水︰
但要注意火麻仁偏涼,不宜常服,最多兩周一次,不然情況會惡化,引起手腳冰涼及易頭暈等副作用;若有暗瘡、口瘡或常流鼻血,應避免吃合桃糊。
他提醒,飲用蜂蜜雖然對便秘有效,但現時蜂蜜的來源已「不夠靚」,不建議長期服用。香蕉較濕,每周只宜吃一隻。奇異果雖然含豐富纖維,但性質偏涼,建議每日最多吃1個,並在飯後食用。紅菜頭汁亦極涼,建議每2、3周才喝一杯。
陳俊傑指,便秘最常見成因是缺乏運動,建議多做腰部運動,如玩呼啦圈、起臥坐及扭腰等︰
建議運動前半小時,宜先喝半杯暖水,效果會更加理想。
撰文 : 呂珈誼 TOPick記者